Mho.translator
Welcome
editWelcome!
Hello, Mho.translator, and welcome to Wikipedia! Thank you for your contributions. I hope you like the place and decide to stay. Here are some pages that you might find helpful:
- The five pillars of Wikipedia
- Tutorial
- How to edit a page
- How to write a great article
- Manual of Style
I hope you enjoy editing here and being a Wikipedian! Please sign your messages on discussion pages using four tildes (~~~~); this will automatically insert your username and the date. If you need help, check out Wikipedia:Questions, ask me on my talk page, or ask your question and then place {{helpme}}
before the question on your talk page. Again, welcome!
jonny-mt 01:15, 31 January 2008 (UTC)
Sakuhei Fujiwara
editHello. I started translating the Fujiwara article, but got distracted and you seem to have beaten me to it. I was wondering if you would mind if I added an infobox, and possibly the information about Tetsuzan Nagata and Shigeo Iwanami (though I suppose you could argue that this isn't so interesting to a non-Japanese reader). My translation-in-progress is on my user page.
Thanks,
Translation
edit- Could you kindly help me translate this article into English please?
泉州印度教
edit秦汉时期,婆罗门教的势力已初植于越南南部,汉初建立一个婆罗门教统治之国家于此。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南洋考古学家朝韩槐准认为,波罗门教有可能于秦汉时期在华南作蠕动式的传播,其苦行的教徒已把其教传播于华南。80年代,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东南亚、西南亚输入的器物,为这个论断提供有力的物证。对狗的崇拜,是波罗门教的遗风。爪哇发现波罗门教石雕狗像,中国的海南岛、广州和泉州教有膜拜狗将军的小庙,可能是波罗门教的遗绪。泉州临漳门外(新门外)的“石祖”(俗称“石笋”),由五块石头组成,高3米多,底周长4米多,可能是早期波罗门教的遗物。《晋江县志·古迹》记,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宋守高惠连以私憾击断为二”。可见泉州的“石笋”于11世纪初就已经存在,早于十二三世纪南印度出现的印度教林加派。宋初,泉州人认为“石笋”与风水有关,因为它既象征着生命的再生,与婆罗门教湿婆神的功能是一致的。后来泉州“石笋”的崇拜融入民间信仰,人们认为对它崇拜可以人丁繁衍,仕进发达,所以保存至今。
伊理《印度史》载,元初南印度马八儿国王孛哈里,与其父不和,偕其妃来泉州寓居。《元史·马八儿国》云,“世祖至元间……占城、马八儿国新村马头”。马八儿国在南印度,在泰米尔人的居住区,流行泰米尔文石刻。1981年,经日本大阪大学斯波义信教授翻译,译文大意是“向庄严的褐罗致敬。愿此地繁荣、昌盛。时于释迦历1203年哲帝莱月(1281年4月),港主挹伯鲁马尔……由于察哈台枣罕的御赐执照……并愿吉祥的察哈台枣罕幸福昌盛”。碑文中的“褐罗”,即印度教的湿婆神。本碑文是承蒙元延颁发御赐执照的机会一并向最高神灵婆神致敬的祝词纪录。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正门顶上的“御赐佛像”印度石雕,是出于同一座湿婆神庙的。
泉州城区发现的元代印度教寺的石构件,大多集中于南校场、通淮门附近和城西北隅。这表明元代泉州的印度教寺庙,祭坛有多处。泉州出土的印度教神话故事石刻,反映了泉州的印度教有不同的派别。如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的两根十六角形石柱上有毗湿奴的雕像,南校场上出土立姿毗湿奴雕像和摩罗、猴王哈努曼的石雕门框石。这一切表明元代泉州有印度教毗湿奴教派创建立毗湿奴神庙。印度教湿婆教派崇拜男性生殖器,又视牛为神圣,泉州发现的元代湿婆石雕神像、“磨盘”石雕和石牛。这表明元代泉州有印度教湿婆教派创建的湿婆神庙。
明永乐八年(1410年),郑和下西洋至锡兰,永乐皇帝封赐邪把乃那为锡兰王,在位52年(1410枣1462年),与明朝保持长期的朝贡关系。乾隆《泉州府志·文苑》云,“世拱显……本锡兰山巴来那公之后,康熙癸已(1713年)恩科举人……纂《十三经注疏》……设教于小山丛竹亭,执经问难者屡满户外”。1925年,泉州城北县后街白狗庙的焚纸炉上,发现两方印度教湿婆教派(12世纪分裂出来的林加教派)的“磨盘”、牛、象、尊者和蜘蛛等石雕。石雕里的神话故事都盛行于古代的锡兰。这一切表明,在明代泉州县后小山丛竹亭附近有一座印度教祭坛之类的建筑。
1996年12月,泉州城北清源山东南麓的东岳山(射击场),发现世氏家庭的墓葬地,计发现“世家坑”崖刻、“文黄世嘉坑石桥”,以及“锡兰故教为 □□□、孺人变官□□”、“锡兰 宗什、敦岸世公祖坟”、“锡兰 何公祖坟”、“清世母翁氏坟”、“清植轩世公茔”、“世府君、黎孺人祖坟”和“缙甫世公祖坟”等墓碑。这个重大发现为研究锡兰巴来那后裔在泉州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
印度教在泉州的遗物和文化影响
本世纪20年代以来,泉州城区出土和发现大批印度教石刻,它们是湿婆神庙、毗湿奴神庙和祭坛的建筑构件。如十六角形石柱、半人半兽柱础、哥林多式柱头。半鸟半兽门楣石、莲花瓣门框石、圆弧形屋盖石、雕刻湿婆神像的壁龛石、雕花梁架石、兽面人石雕、人面羽翼石雕、人面狮身石雕、毗湿奴立雕石像、石卧牛,以及十六角形石柱上雕刻的印度神话故事和刻有“御赐佛像”的门楣石,等等。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上,立有两根十六角形印度教石柱,柱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分刻成四面,每面各刻一个圆盘,圆盘内浮雕印度教神话故事和图案。神话故事的内容大都出自公元前10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如毗湿奴骑金翅鸟救象王,杀死鳄鱼的神话故事;毗湿奴以十臂人狮的相貌出出,擘裂凶魔的神话故事;阎摩那河七女出浴神话故事;顽童被系,用力拉倒魔树的神话故事;象与鳄鱼互斗千年的神话故事,等等。大雄宝殿前拜坛的须弥座束腰部,砌有73方印度教的狮子和人面狮身石雕,这些完全是希腊、印度的雕刻艺术风格。
泉州南校场附近发现的3方印度教龛石,石刻的内容分别出自《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如湿婆的妻子多尔迦在改变形貌,战胜巨魔将其踩在脚下的神话故事;毗湿奴的妻子德斯威里,伸张其四只手臂,趺坐在一朵恕放的莲花瓣座中的神话故事;湿婆化身立定在“磨盘”座前的神话故事等。在泉州通淮门城垣附近的城基,出土一对印度教门框石,面刻两道深沟,沟的两旁各刻四行斜形莲花瓣,两两相对。一方门框石浮刻一个身穿甲胄的武士,两耳垂肩,双手合十于胸前,右边放置一根棒形矛;另一门框石浮刻一只巨猿,左臂持一三叉矛。故事内容说的是英雄罗雄罗摩衍那在帮助苏格里瓦战胜委里,使哈纳曼仍旧恢复“猴国之王”的故事。
1934年,泉州南校场出土一尊毗湿奴立雕像,高115厘米,戴一顶高帽,两眼下垂,鼻梁高耸,两耳垂肩,有四只手,各持法宝,其中一只手作无畏状。上体袒裸,下肢似有罗衣束住,立在一个半月形的莲座上。还城北县后街白狗庙焚纸炉上砌着的两方印度教石雕,一为白象和蜘蛛斗争的神话故事,一为婆罗门甘地沙代替牧人放牛的神话故事。此外,开元寺大雄宝殿大门顶上的“御赐佛像”的石雕门楣石,是1281年马八儿国人挹伯鲁马尔、泉州港主创建湿婆神庙的石构件,成为明代泉州开元寺的名胜。明末泉州著名僧人木庵作开元寺“六殊胜”诗,即把“御赐佛像”作为佛教之物,列入开元寺的“六殊胜”之一。又把大雄宝殿后回廊的两根十六角形印度教石柱称“石柱牡丹”,作为开元寺的“八吉祥”之一。
总之,泉州发现的印度教石雕,其故事内容系出于古代侨居泉州的印度人、锡兰人和马八儿人之授意,而雕刻艺术及风格,则受到泉州石匠工艺的深刻影响。石刻上常可以看到素为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传统图案花纹,如双凤朝牡丹,狮子戏球、海棠形图案及菊花案、母鹿教子等。泉州这批印度教石雕,带有浓厚的古希腊艺术风格。如哥林多式柱头石、半人半兽柱础石、半鸟半兽门楣石、人面狮身间柱石,以及印度风格的用蛇作为图案的门框建筑石构件。这些泉州印度教神庙、祭坛的遗物,是中国与印度、希腊文化交流的物证。
- Your help would be very Gratefully Appreciated, thankyou very much. --92.19.6.50 (talk) 16:56, 17 May 2010 (UTC)